摘要:上周,美元指数罕见地飙升,刷新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佳周表现,和它在今年上半年那段“跌跌不休”的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要知道,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可是大跌了将近11%,创下它自1970年代初成立以来的“最烂上半年”。MarketWatch的专栏作家Mark Hulbert最近就这件事做了深入分析。他指出,很多投资人一看到美元走弱,第一反应就是:“太好了,美股要涨了!”毕竟数据显示,历史上美元贬值的时候
上周,美元指数罕见地飙升,刷新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佳周表现,和它在今年上半年那段“跌跌不休”的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要知道,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可是大跌了将近11%,创下它自1970年代初成立以来的“最烂上半年”。
MarketWatch的专栏作家Mark Hulbert最近就这件事做了深入分析。他指出,很多投资人一看到美元走弱,第一反应就是:“太好了,美股要涨了!”毕竟数据显示,历史上美元贬值的时候,标普500指数平均回报率有6.2%。但事情没那么简单——美元强劲时,美股也并不差。换句话说,美元的涨跌和美股表现,其实没你想象中关系那么紧。
不过,他也提醒说,如果美联储真像某位喜欢干预市场的政府希望的那样大幅降息,导致美元急剧贬值,那就要小心了,股市可能不买账——1987年的“黑色星期一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Hulbert还特别研究了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。他先看的是“同步性”——也就是它俩是否同涨同跌。结果发现,这两者几乎没啥靠谱的联动,统计上叫“相关系数”,这项指标只有1%,也就是说几乎没啥可预测性。为什么?因为从1973年以来,这个相关性就跟坐过山车一样,有时候高达0.44,有时甚至反着来,低到-0.83。
那美元能不能作为“领先指标”来预判股市收益?他又继续研究了美元过去一年的变化和标普500未来一年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。结论依旧差不多:没有稳定的模式可言。图表数据显示,有时候正相关,有时候负相关,不稳定得让人没法靠它来做投资判断。
不过,最值得警惕的,其实是历史上的那个前车之鉴。1987年那场恐怖的股灾之前,美元就已经跌了不少,当时里根政府还一边施压美联储,一边放话要让美元进一步贬值。财政部长詹姆斯·贝克直接公开呼吁降息,市场的反应是:惊慌失措,疯狂抛售股票,最终在“黑色星期一”当天,道指暴跌22.6%!
当时的恐慌,正是源于投资人担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,市场的高估值资产不堪一击。而现在,问题又冒出来了——美股估值比当年还高,政府施压美联储降息的声音再度响起。一旦美元再一次大幅贬值,历史的“回音”可能再次响起。
虽然没人敢说历史会一模一样重演,但目前的相似之处确实让人不寒而栗。这也给所有投资人敲了个警钟:不要只盯着美元涨跌的表面,要看背后的大环境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